大哥中文网 > 重生八零小农女 > 第016章二舅家的异类

第016章二舅家的异类

大哥中文网 www.dgzw.com,最快更新重生八零小农女 !

    第016章二舅家的异类

    原来院子里蹲着的人正是二舅舅杨传德,他正收拾着几条鳝鱼。

    杨梅叫了声二舅舅他抬起头来,冲杨梅笑了笑,带着阴影的表情怪怪的,合着满手的鳝鱼血,看上去有点吓人。

    “二舅舅你这老些鳝鱼都在哪里捉的啊?”

    这回杨传德头都没抬,“不用捉,捡的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捡得到啊,滑溜溜的!”杨梅对杨传德的话深表怀疑。

    “田里尽是这些坏东西,不把它们弄出来,田埂上都会到处是它们打的洞,存点水全漏了,稻子还不都得干死啊,这几天队里正耕田呢,一把石灰撒下去,它们就乖乖的爬出来,要多少捡多少,太小的都被扔大路上晒死了。”杨传德不爱说话是事实,但说到了种田的本经,就能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与其说他是在随口回答杨梅的问题,还不如说他是在给她和一旁站着的儿子传授庄稼把式的经验,自古以来华夏的传统就是子承父业,靠的就是言传身教。

    “今天的泥鳅好吃吧!梅儿还想不想吃?”放灯的窗台上关着的窗户突然被打开,从里面伸出一个少年的头来。

    少年最多不过十三四岁,嘎嘎的笑声像极了鸭子叫。不过眉目清秀,与三毛的粗犷完全不一样。二舅舅家也就三毛随了二舅舅的长相,魁梧壮实,这位清秀的少年不用说,杨梅都已经猜到了他是谁。

    二舅舅家就三个孩子,三毛和六毛都见过了,那这个只能是长得像二舅娘的四毛。他在乡上的中学读初二,是八队稀少的初中生之一。

    杨家这个出色的人物,杨梅老早就从奶奶于婆婆嘴里听说过了。他在乡上上学,并不能每天回家,一个星期只有到了星期六的下午才会回来,星期一又会回到学校里去。

    “嗯,好吃。”笑得一脸灿烂的四毛让杨梅很有好感。在二舅舅这一家子嘴笨的人里,他算是一个异数。

    “看着点灯!冒冒失失的。”二舅舅忙着宰杀鳝鱼,还抬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四毛便冲杨梅笑着缩了缩脖子,把窗户关了。这时候的窗户是双开的,由内向外推开,确实很容易把窗台上放着的灯盏扫落到地上。

    关了窗户的四毛直接从房门出来了,跟三毛、杨梅一起看杨传德杀鳝鱼。“明天我带你去捡?可好玩呢!”

    “个小兔崽子!就长了个玩心了,都初二的人了,读书不得抓紧啊?”四毛的话音刚落,就被拎着木桶从猪圈过来的二舅娘给听见了,当头就数落下来。

    看着神色囧然的摸着鼻子的四毛,杨梅很不厚道的笑了笑,这熊孩子今天有些点儿背啊,不停的被大人教训。“二舅娘!”她甜甜的叫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梅儿过来了啊,”二舅娘王兰英看了杨梅一眼,又扫向自己的儿子,“你可别学你四毛哥,都上中学的人了,净记得玩!”虽然她是在责被自己的儿子,但语气中浓浓的自豪掩都掩不住,二舅娘王兰英自己是个文盲,从来没有上过学。

    而且她嘴里左一个初二,右一个中学的说着,着实有显摆的味道。

    确实农家供个中学生这时候还很不容易,除了孩子要聪明,成绩考得过外,还要有家底。一学期的学费都超过十块钱了!

    “妈你就念叨我吧,我一个星期才回来这么一回,可没净玩儿!”四毛一点都不怕他妈,笑嘻嘻的顶了回去。

    王兰英便笑着又骂了声小兔崽子,意思是退让了,拿他没辙了。

    “三毛你咋这么晚了还把梅儿带来了呢,赶紧的给送回去,天多晚了啊,当心你爷奶着急。”王兰英进灶房放下送猪食的木桶,又拿了个竹篮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竹篮杨梅有印象,正是三毛送菜拎回来的那只。

    “今日也是你四毛哥难得回来,烧了点泥鳅打打牙祭。梅儿你要还想吃我装点给你带回去,让你爷烧给你吃。”边说着,边麻利的从杨传德宰杀好的泥鳅鳝鱼里抓了些分出来放进竹篮子里。

    “啧啧……就是太费油,经不住它祸祸的。”看了看自家还剩的,又看了看竹篮里,最后她犹豫了一下,还是挑了条大鳝鱼又放进竹篮里。

    这边杨梅正小声的跟四毛嘀咕,“四毛哥,你带我去捡鱼算不算数啊?”

    “怎么地?还真想去啊?”

    “当然啦!”

    “那成,明天我叫你。”

    得到了四毛的承诺,杨梅心里特别高兴。这一趟的收获太大了,有白捡的泥鳅鳝鱼,谁不要?多好的东西啊,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啊。

    王兰英见小儿子跟杨梅凑在一块儿又准备开火,杨梅忙接了她手时的篮子道了谢,回头就见着四毛正冲着她挤眉弄眼。

    有了二房送来的这些泥鳅鳝鱼,杨梅就有了正大光明摆弄它们的理由,这正是她即使看出了王兰英的不舍,但仍然没有拒绝的原因。爷爷不舍得油,那只要她不去祸祸家里的油,似乎就没了问题。

    整个晚上,杨梅躺在床上都心情澎湃。

    等天一亮,她就会有二角二分钱的收入,再忙活一天,就能收获更多的鱼。那有了钱,又有了鱼,她要怎么办呢?总不能真自家全吃吧。如果是拿出去卖,有没有市场呢?

    拿出去卖,又要拿到哪里去,怎么卖。这些目前还毫无头绪的问题全冒了出来。其实做点小生意还难不倒杨梅,只是她吃亏就吃亏在对当前的形式了解不够充分,有些束手束脚的感觉。

    就家里的那点儿家务活儿,她都已经到处捅搂子了,那赚钱大计,更要小心谨慎、计划周密才是,这个风雨飘摇的家,根本再经受不住一点儿的打击了。

    1980年,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,果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,这段历史她记住的不多,而且又时间久远,回忆起来有些困难。貌似这时候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了,做生意已经被允许。哦,粮票,城市人口应该还在凭票供应粮食!

    记忆里搜寻出来的那么一星半点有用信息,在一点一点的积累,这让杨梅的心情大好。若是城市的粮食供应还在实行计划分配,那势必会有口粮缺口,要是她做些小吃食去卖,肯定是行得通的。